途觀,一款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德系SUV,在關注與質(zhì)疑的目光中又完成了一次蛻變,途觀L PRO于5月30日正式在中國市場上市。
不出所料,這款SUV售價依然是20多萬的價格,具體指導價是23.68萬到26.68萬元型,推出六款車型。
用“不出所料”這個詞來形容,很好理解,之前幾代途觀,無論叫途觀,還是途觀L,總之這款車的指導價始終維持在20多萬。請注意,是指導價喲,指導價可是大有學問。你標貴了沒有競爭力,消費者看都不看一眼就嚇跑了,標價低呢,還影響品牌價值和產(chǎn)品調(diào)性。
當然了,新車剛上市還是要參考指導價售賣,后期終端肯定是有更多優(yōu)惠的,只是時候還沒到,這是車市的游戲規(guī)則。
而筆者對途觀還是很有感情的,當時在報紙做記者時,不但參加所有途觀換代上市發(fā)布會和試駕活動,自己也曾是途觀車主,所以作為曾經(jīng)的途觀車主,我想說兩句途觀L PRO......
途觀是2009年在國內(nèi)投產(chǎn)上市,當年”上汽大眾“還叫“上海大眾“。當時,本人作為《新文化報》記者,去深圳參加途觀的全國上市發(fā)布會。這款車當年一炮走紅,早期并沒有1.4T版本,只有1.8T和2.0T兩款動力。在那個年代,買途觀必須加價,地區(qū)差異不同,從加一萬到三萬不等,但2.0T必須加三萬才能提車。
有些地方經(jīng)銷商為了避諱加價的罵名,玩起了文字游戲,”擅自“提高途觀的市場指導價,比如指導價是23.68萬,經(jīng)銷商告訴消費者這車指導價是26.68萬,現(xiàn)在“優(yōu)惠”1萬元,就是25.68萬。其實還是加價,只是換個說法罷了......但無論怎么賣,也無法擋住中國消費者對途觀的熱情。當年筆者當記者時,報社領導人手一臺途觀,并以開途觀為榮,這你受得了嗎。筆者當記者時收入太低,只有眼饞的份兒......
后來,筆者離開報社后在深圳工作一段時間,那是2017年,在深圳借用同學的身份,購買了途觀絲綢之路版,也就是1.4T自動擋入門款。買這款車一是考慮價格,再者也是受到洗腦,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途觀。
當年那輛途觀絲綢之路版,落地花了近20萬,離開深圳時把它交給了深圳同學,至今這臺途觀依然在服役,在同學手中開了10多萬公里。而且,在我專業(yè)指導下,這臺途觀可以說零故障,性能依舊。目前唯一要更換的是頂棚,時間久了頂棚塌了。所以,筆者對途觀很有感情......
來說說剛上市的途觀L PRO,先說價格。23.68萬到26.68萬元的廠家指導價,目前只有2.0T高低功率發(fā)動機。實事求是講,這個價格與前幾代價格持平,不離譜。但時代背景不同了,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崛起,中國品牌中大型SUV都賣出了“白菜價”,而且配置更佳豐富,甚至可以用”豐盛“來形容。
所以,”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“,橫向一比,途觀L PRO指導價確實高了。雖然廠家推出了購車政策,但還是貴??v觀中國品牌新能源SUV,像問界M7之類,他們的主銷車型售價也都在這個區(qū)間,途觀L PRO就顯得力不從心了。眼下,上汽大眾必須很快地將途觀L PRO的終端優(yōu)惠降下來,才有勝算。
第二,途觀L PRO推出6款車型,都是2.0T發(fā)動機,并沒發(fā)布1.5T版本,什么原因不清楚。此次發(fā)布會并未推出1.5T入門款,給人的感覺是這款車價格貴了,1.5T必須加速上市步伐。筆者認為未來途觀L PRO的銷售主力應該是1.5T發(fā)動機車型,畢竟價格更有競爭力。
第三,雖然途觀L PRO是全新?lián)Q代,但動力上沒有任何變化,還是中國消費者再熟悉不過的EA888發(fā)動機,更不是國外已更新的第四代EA888發(fā)動機,變速器還是7擋雙離合變速器。這套動力組合雖然耐用,但總給人“新瓶裝舊酒”的感覺,也給對手留下了把柄。
第四,途觀L PRO并沒有推出新能源版本,原因也不清楚。筆者不喜歡新能源版本的途觀L PRO,但對手都有,途觀L PRO沒有,不符合時代潮流,又給對手留下了一個攻擊的把柄。筆者認為,起碼應該像上一代途觀L,別管賣多少輛,好歹推出個插電混動版,畢竟你得做出與時俱進的樣子才行。
以上是曾經(jīng)的途觀車主,也就是筆者對全新途觀L PRO的一些看法,期待這款途觀L PRO幫助上汽大眾打好翻身仗。
鄭重聲明:此文內(nèi)容為本網(wǎng)站轉(zhuǎn)載企業(yè)宣傳資訊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(nèi)容。